<center id="ususy"><source id="ususy"></source></center>
<nav id="ususy"><strong id="ususy"></strong></nav>
<optgroup id="ususy"><optgroup id="ususy"></optgroup></optgroup>
  •  service@chemindustry.com
    登錄    |    注冊    |     English
     service@chemindustry.com 首頁 | 登錄 | 注冊 | English
    所在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業界研討構建國際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體系

    發布時間:2023-07-21

    中化新網訊 7月19~20日,以“構建全球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為主題的“2023年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論壇”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來自政府、協會、企業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濟濟一堂,解讀政策最新動向、分享行業最新成果,同時圍繞再生塑料供應鏈體系、化學循環、打造綠色再生塑料應用規范體系等內容展開討論。


    蘇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蔣華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蘇州市委市政府著力構建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末端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體制,通過源頭禁限和再生利用,筑起塑料污染全鏈條防控底板,取得了積極成效。希望借助本次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論壇在蘇州舉辦的契機,能夠充分利用好這個產學研交流合作平臺,把專家的研究成果同產業創新結合起來,同蘇州完善的制造業體系結合起來,合力推進綠色再生資源產業邁上新臺階。


    中國石化聯合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龐廣廉指出,中國石化聯合會一直堅信,塑料是人類材料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并正在做出不可或缺的重大貢獻,世界應以更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塑料產業的發展。只強調塑料的產業利益屬性,忽視塑料多年積累的環境問題是不負責任的;同樣只重視塑料的循環性而忽視其功能性與經濟性,也是不全面的。中國作為世界正在發展的塑料生產和消費大國,將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積極履行大國責任,盡最大努力達到功能性、經濟性、安全性、循環性的平衡與統一,努力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中國智慧”,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許軍祥表示,今年是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成立三周年。經過三年的拼搏奮進,工作組精心構建了雙易標準體系和綠色再生塑料標準體系,為中國乃至全球共同關注的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環利用作出了實質的貢獻。未來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將繼續與各界朋友和行業同仁精誠合作,積極進取,扎實工作,為實現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占杰表示,如何用好塑料可以循環使用的特長,通過再生高質化利用以及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新技術的應用,通過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減少塑料廢棄物泄漏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是塑料產業鏈必須面對和要科學加以解決的問題。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通過GRPG平臺的合作,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總工程師韋洪蓮在發言中對我國“無廢城市”建設情況作了介紹,同時也對塑料污染治理提出了幾點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副秘書長毛濤介紹了國際綠色供應鏈的發展態勢。面對綠色供應鏈管理出現的管理對象從“部分”擴至“全體”、管理動力從“政策驅動”轉向“主動布局”、管理要求從“淺綠”走向“深綠”、管理方式從“封閉”步入“透明”的新變化,建立綠色供應鏈要關注國內外政策變化、關注供應鏈管理的新變化、摸排供應鏈的碳排放、理性進行發展布局、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


    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助理主任趙娜娜通過視頻形式對塑料公約談判做了介紹。2022年3月,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通過了《終結塑料污染:制定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文書》決議,旨在啟動政府間談判,到2024年底前達成一份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協議。趙娜娜表示,雖然國際新公約談判如火如荼進行,但是各國在塑料污染治理管控方面的工作并未停滯,一些國家陸續出臺相關規定,她希望相關企業能多關注談判的進展情況,及時調整產業方向。


    GRPG辦公室副主任、??松梨趤喬沙掷m發展法規經理侯聰表示,GRPG接下來要持續完善和推廣綠色產業鏈的規則體系;同時將塑料回收所產生的生態環境價值和ESG考評指標相結合,幫助企業實現ESG績效,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繼續探索塑料循環經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同時深度參與國際塑料公約的談判,要為全球的塑料循環經濟的發展貢獻我們中國的力量。


    作為“軟塑新生”項目組代表,瑪氏公司公共事務總監鮑晨對該項目作了詳細介紹。據介紹,“軟塑新生”項目由GRPG和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牽頭,寶潔中國、瑪氏中國、陶氏公司、百事公司共同發起,多方參與的塑料軟包裝回收利用項目。于2022年底正式啟動,項目啟動半年多來已在多個城市進行了有益嘗試,為實現塑料軟包裝的回收利用、塑料循環經濟發展探索出嶄新的模式。鮑晨同時也分享了瑪氏集團參與的英國軟塑回收項目的案例,以期為中國的軟塑回收項目提供借鑒。鮑晨建議,希望相關部門能出臺更多的有利于可回收物進行精細化分類和管理的政策;加強公眾教育,提高環保意識,吸納更多的行業和企業能夠加入其中,在全社會形成合力;強化產業鏈各方合作,共同推動塑料利用、分揀環節的技術創新;建立更加有效的數據追蹤系統,為回收利用提供科學決策。


    為期兩天的論壇還設立產城融合、雙易設計與品牌行動、廢塑料化學循環、社會共治四大分論壇,與會嘉賓就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的構建與國際市場、城市發展、未來多技術路線循環以及公眾認知展開討論,共同推動我國塑料污染治理再上新臺階,也為國際塑料污染治理貢獻中國模式。


    7月18日,論壇還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發布了GRPG 2022-2023年年報及案例集、綠色再生塑料產銷監管鏈要求標準、“軟塑新生”項目基線報告以及UNDP全產業鏈治理塑料污染治理項目總結。


    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作為中國塑料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工作平臺,成立三年來通過提供政策支撐、打造供應鏈標準、示范項目等工作,為推動我國的塑料循環經濟發展開創了新模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業組織和工作組的帶領下,再生塑料行業積極聯合上下游企業,開發基于再生塑料的應用,使再生塑料更好地與老百姓“親密接觸”,利用餐盒廢塑料開發了“碳中和文具”也開始走俏市場。專家表示,隨著越來再生塑料產品通過技術創新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有利于提高人們對再生塑料的認識,促進了塑料循環使用。


    本次論壇主辦方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中國塑料加工協會,還得到了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會小額贈款計劃(GEF SGP)、中華環保聯合會、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和行業相關企業、專家的大力支持。

    來源:中化新網




    Chemindustry.com美國化工網專業化工產品全球推廣.化工產品出口,化工平臺,中國化工產品出口,國外化工推廣平臺,海外化工產品推廣,全球化工網,化工貿易,化工網站制作,海外化工采購商,中國供應商,中國化工企業出口.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新聞動態


    業界研討構建國際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體系

    發布時間:2023-07-21

    中化新網訊 7月19~20日,以“構建全球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為主題的“2023年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論壇”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來自政府、協會、企業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濟濟一堂,解讀政策最新動向、分享行業最新成果,同時圍繞再生塑料供應鏈體系、化學循環、打造綠色再生塑料應用規范體系等內容展開討論。


    蘇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蔣華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蘇州市委市政府著力構建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末端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體制,通過源頭禁限和再生利用,筑起塑料污染全鏈條防控底板,取得了積極成效。希望借助本次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論壇在蘇州舉辦的契機,能夠充分利用好這個產學研交流合作平臺,把專家的研究成果同產業創新結合起來,同蘇州完善的制造業體系結合起來,合力推進綠色再生資源產業邁上新臺階。


    中國石化聯合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龐廣廉指出,中國石化聯合會一直堅信,塑料是人類材料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并正在做出不可或缺的重大貢獻,世界應以更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塑料產業的發展。只強調塑料的產業利益屬性,忽視塑料多年積累的環境問題是不負責任的;同樣只重視塑料的循環性而忽視其功能性與經濟性,也是不全面的。中國作為世界正在發展的塑料生產和消費大國,將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積極履行大國責任,盡最大努力達到功能性、經濟性、安全性、循環性的平衡與統一,努力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中國智慧”,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許軍祥表示,今年是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成立三周年。經過三年的拼搏奮進,工作組精心構建了雙易標準體系和綠色再生塑料標準體系,為中國乃至全球共同關注的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環利用作出了實質的貢獻。未來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將繼續與各界朋友和行業同仁精誠合作,積極進取,扎實工作,為實現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占杰表示,如何用好塑料可以循環使用的特長,通過再生高質化利用以及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新技術的應用,通過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減少塑料廢棄物泄漏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是塑料產業鏈必須面對和要科學加以解決的問題。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通過GRPG平臺的合作,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總工程師韋洪蓮在發言中對我國“無廢城市”建設情況作了介紹,同時也對塑料污染治理提出了幾點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副秘書長毛濤介紹了國際綠色供應鏈的發展態勢。面對綠色供應鏈管理出現的管理對象從“部分”擴至“全體”、管理動力從“政策驅動”轉向“主動布局”、管理要求從“淺綠”走向“深綠”、管理方式從“封閉”步入“透明”的新變化,建立綠色供應鏈要關注國內外政策變化、關注供應鏈管理的新變化、摸排供應鏈的碳排放、理性進行發展布局、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


    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助理主任趙娜娜通過視頻形式對塑料公約談判做了介紹。2022年3月,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通過了《終結塑料污染:制定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文書》決議,旨在啟動政府間談判,到2024年底前達成一份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協議。趙娜娜表示,雖然國際新公約談判如火如荼進行,但是各國在塑料污染治理管控方面的工作并未停滯,一些國家陸續出臺相關規定,她希望相關企業能多關注談判的進展情況,及時調整產業方向。


    GRPG辦公室副主任、??松梨趤喬沙掷m發展法規經理侯聰表示,GRPG接下來要持續完善和推廣綠色產業鏈的規則體系;同時將塑料回收所產生的生態環境價值和ESG考評指標相結合,幫助企業實現ESG績效,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繼續探索塑料循環經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同時深度參與國際塑料公約的談判,要為全球的塑料循環經濟的發展貢獻我們中國的力量。


    作為“軟塑新生”項目組代表,瑪氏公司公共事務總監鮑晨對該項目作了詳細介紹。據介紹,“軟塑新生”項目由GRPG和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牽頭,寶潔中國、瑪氏中國、陶氏公司、百事公司共同發起,多方參與的塑料軟包裝回收利用項目。于2022年底正式啟動,項目啟動半年多來已在多個城市進行了有益嘗試,為實現塑料軟包裝的回收利用、塑料循環經濟發展探索出嶄新的模式。鮑晨同時也分享了瑪氏集團參與的英國軟塑回收項目的案例,以期為中國的軟塑回收項目提供借鑒。鮑晨建議,希望相關部門能出臺更多的有利于可回收物進行精細化分類和管理的政策;加強公眾教育,提高環保意識,吸納更多的行業和企業能夠加入其中,在全社會形成合力;強化產業鏈各方合作,共同推動塑料利用、分揀環節的技術創新;建立更加有效的數據追蹤系統,為回收利用提供科學決策。


    為期兩天的論壇還設立產城融合、雙易設計與品牌行動、廢塑料化學循環、社會共治四大分論壇,與會嘉賓就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的構建與國際市場、城市發展、未來多技術路線循環以及公眾認知展開討論,共同推動我國塑料污染治理再上新臺階,也為國際塑料污染治理貢獻中國模式。


    7月18日,論壇還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發布了GRPG 2022-2023年年報及案例集、綠色再生塑料產銷監管鏈要求標準、“軟塑新生”項目基線報告以及UNDP全產業鏈治理塑料污染治理項目總結。


    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作為中國塑料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工作平臺,成立三年來通過提供政策支撐、打造供應鏈標準、示范項目等工作,為推動我國的塑料循環經濟發展開創了新模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業組織和工作組的帶領下,再生塑料行業積極聯合上下游企業,開發基于再生塑料的應用,使再生塑料更好地與老百姓“親密接觸”,利用餐盒廢塑料開發了“碳中和文具”也開始走俏市場。專家表示,隨著越來再生塑料產品通過技術創新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有利于提高人們對再生塑料的認識,促進了塑料循環使用。


    本次論壇主辦方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中國塑料加工協會,還得到了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會小額贈款計劃(GEF SGP)、中華環保聯合會、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和行業相關企業、專家的大力支持。

    來源:中化新網




    Chemindustry.com美國化工網專業化工產品全球推廣.化工產品出口,化工平臺,中國化工產品出口,國外化工推廣平臺,海外化工產品推廣,全球化工網,化工貿易,化工網站制作,海外化工采購商,中國供應商,中國化工企業出口.

    返回


      展會合作

    2024年3月5-7日

    2023年10月18-20日

    2024年6月3-5日

    2023年9月20-22日

    2024年3月20-22日

    2023年10月25-27日

      展會合作

    2024年3月5-7日

    2023年10月18-20日

    2024年6月3-5日

    2023年9月20-22日

    2024年3月20-22日

    2023年10月25-27日

    0.03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