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動態 |
農藥行業探尋綠色高質量發展之道
發布時間:2023-03-23
中化新網訊 3月19日,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二屆全國農藥交流會主題大會(揚農論壇)在杭州舉行。論壇以“‘十四五’開篇,構建國內外循環新活力 雙百年布局,謀劃高質量發展新機遇”為主題,凝聚共識,探尋農藥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之道。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彬指出,2023年是農藥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時間點。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給農藥行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多重挑戰,如何聚焦行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探索綠色發展之路,是擺在農藥行業面前的嚴峻課題。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農藥行業要全力構建起具有中國農藥行業特色、充滿活力和效率的創新體系,在石化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排頭兵作用。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在致辭中談到,作為服務于農業種植領域的重要投入品的提供者,農藥行業要聚焦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戰略需求及綠色高質量農業發展的需求,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為此,孫叔寶建議農藥行業從五方面做起:即增強農藥市場主體活力,強化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優化產品產業結構,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繼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
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嚴端祥分析了農藥行業面臨的形勢,并對行業發展的規律和周期性進行了總結。據他介紹,農藥檢定所將做好三項重點工作:一是堅定不移優化出口便捷措施;二是讓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416號公告更好地落地生效;三是聯通海關等機構,構建信息聯通平臺,努力爭取更好的政策,優化農藥進出口服務措施。
創新技術的引入對于建設高質量農藥工業體系至關重要。論壇上,專家展望了生物制造技術、連續流微反應技術在農藥工業的應用前景。
“農藥工業迫切需要生物制造技術的介入?!敝袊こ淘涸菏?、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鄭裕國介紹說,生物制造技術能通過提高生產過程的安全性與原子經濟性,降低“三廢”排放,提升產品質量,實現生產過程升級,更好地適應資源、生態和社會發展,從技術上助力農藥工業高質量發展。
“農藥企業應及時介入連續流微反應技術相關的研究,并將其用于農藥合成?!鼻迦A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長江學者駱廣生介紹說,當前,基于微反應器的連續流微反應技術在農藥行業還是相對較新的概念。相比傳統釜式合成方式,該技術具有傳質傳熱效率高、本質安全、過程重復性好、產品質量穩定、連續自動化操作和時空效率高等諸多優勢,其用于農藥合成中的研究越來越多,農藥企業應及時介入。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陳志榮表示,綠色循環對于農藥這樣的精細化工行業來說是最主要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相關企業要加大新技術研發力度,尋找新的合成方法以降低成本、減少污染排放并提升合成效率,在“雙碳”目標約束下實現農藥行業的綠色轉型。
來源:中國化工報
![]() |
新聞動態 |
農藥行業探尋綠色高質量發展之道
發布時間:2023-03-23
中化新網訊 3月19日,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二屆全國農藥交流會主題大會(揚農論壇)在杭州舉行。論壇以“‘十四五’開篇,構建國內外循環新活力 雙百年布局,謀劃高質量發展新機遇”為主題,凝聚共識,探尋農藥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之道。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彬指出,2023年是農藥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時間點。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給農藥行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多重挑戰,如何聚焦行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探索綠色發展之路,是擺在農藥行業面前的嚴峻課題。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農藥行業要全力構建起具有中國農藥行業特色、充滿活力和效率的創新體系,在石化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排頭兵作用。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在致辭中談到,作為服務于農業種植領域的重要投入品的提供者,農藥行業要聚焦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戰略需求及綠色高質量農業發展的需求,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為此,孫叔寶建議農藥行業從五方面做起:即增強農藥市場主體活力,強化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優化產品產業結構,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繼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
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嚴端祥分析了農藥行業面臨的形勢,并對行業發展的規律和周期性進行了總結。據他介紹,農藥檢定所將做好三項重點工作:一是堅定不移優化出口便捷措施;二是讓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416號公告更好地落地生效;三是聯通海關等機構,構建信息聯通平臺,努力爭取更好的政策,優化農藥進出口服務措施。
創新技術的引入對于建設高質量農藥工業體系至關重要。論壇上,專家展望了生物制造技術、連續流微反應技術在農藥工業的應用前景。
“農藥工業迫切需要生物制造技術的介入?!敝袊こ淘涸菏?、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鄭裕國介紹說,生物制造技術能通過提高生產過程的安全性與原子經濟性,降低“三廢”排放,提升產品質量,實現生產過程升級,更好地適應資源、生態和社會發展,從技術上助力農藥工業高質量發展。
“農藥企業應及時介入連續流微反應技術相關的研究,并將其用于農藥合成?!鼻迦A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長江學者駱廣生介紹說,當前,基于微反應器的連續流微反應技術在農藥行業還是相對較新的概念。相比傳統釜式合成方式,該技術具有傳質傳熱效率高、本質安全、過程重復性好、產品質量穩定、連續自動化操作和時空效率高等諸多優勢,其用于農藥合成中的研究越來越多,農藥企業應及時介入。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陳志榮表示,綠色循環對于農藥這樣的精細化工行業來說是最主要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相關企業要加大新技術研發力度,尋找新的合成方法以降低成本、減少污染排放并提升合成效率,在“雙碳”目標約束下實現農藥行業的綠色轉型。
來源:中國化工報